2015年8月30日 星期日

探索雨林生態

連續幾天的大雨,各各山林都成了名符其實的"雨林"。空氣濕度之高,比家中的Terrarium有過之而無不及,正是觀察雨林生態的好時機。


雨林生態瓶最大的特色,就是幾乎毋需照顧,而能為室內空間增添綠意。陰雨綿綿,光線一定是趨弱的,所以雨林植物不但耐濕,而且耐陰;對於亞熱帶國家如台灣的室內空間設計,需注重陰涼宜人,否則就會熱的住不了人,雨林植物可說是十分適合的選擇。

把雨林生態瓶擺在家中客廳的主要採光處,只要注意維持濕度,就能生長的很好。用目視法即能看出瓶中的含水量──開放式的terrarium水分會流失,大約一至二周補充保水層的水量,注入約0.5cm高度的水量,然後每二天噴水保濕即可。封閉式的terrarium除了清潔瓶器及修剪整理植物之外,幾乎不用開啟瓶蓋,那麼注水的需求就更少了。噴水則幾乎是不必。

 
如果放置terraium的地方陽光太強,開放式的生態瓶水分也會蒸發的特別快,某些植物如苔蘚會有燒焦的現象,這時除了換地方之外,也可以在開口處覆蓋一張衛生紙,噴水保濕並遮陰。如果是封閉式的生態瓶,只要溫度不過高,裡頭的植物可以慢慢適應這個環境,但也許過程中有些植物無法適應,就需要更換。
可以說,每個terrarium在不同的居家環境,是可能出現微調過程的,這也是一個生態形成的必然演化。不同於自然律,Terrarium的生態演化,是包含著照顧者的用心在其中的。

回到雨林生態。初秋季節的山林,理應多風,卻因淫雨而類似梅雨季節。唯一不同的是,趨冷的溫度變化,使得自然不似春季那樣生發,植物的感覺仍然是蕭條的,雨林底層的小植物變得稀疏,種類也變少了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能夠通過季節考驗的雨林植物,才能適應居家生活裡的terrarium。比如山蘇,比如蕨類,當然還有苔蘚。
更多作品在小山映子官網http://www.eikoplants.com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