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不好意思,竟然那麼久沒有更新了。
這段時間以來,把沒有辦法突破的困難放下,這個生態缸給了我最好的答案。
為了克服植物不斷在玻璃缸裡爛掉、長蟲的問題,我們打造了一個植物冷房,讓生態缸控溫在25度左右,度過炎熱的夏天。但是這樣實在太不自然了,我們難到要叫客人買生態缸前先裝好冷氣嗎?而且生態缸在冷房裡的情況並沒有特別好轉,一樣還是只有20%的存活率。尤其是青苔,最多養一年,冬眠時順便就死了。
我倒掉一瓶瓶的青苔時,順便做了這個缸。只是很單純想說,福祿桐很耐陰,可是也很怕濕,沒見過有人放進密閉缸裡(當然不可能),試試看好了。沒有苔怎麼辦?就用迷你薜荔代替好了。
因為很難在生態缸裡養好苔,啟發了我大量研究地被植物的習慣,也學會在造景時使用代替青苔效果的素材。
我想說簡單造景一下好了,萊氏線蕨的長型葉片很像虎尾蘭,可以搭配奇石的線條。一個缸裡就這麼三種植物:福祿桐,迷你薜荔,萊氏線蕨。
一年沒有管過的缸。當然有一直偷瞄。因為這也是第一次嘗試非常乾的方法,再加上沒有冷氣溫控,我真的不知道它會怎樣。
它竟然就這樣好好活著耶,超乎我的想像。而且因為水氣蒸發的很少,所以玻璃缸一直都很乾淨,不會霧霧的。我當然沒有讓它活活熱爆,溫度太高時,我還是會幫大家散熱,吹電扇或換位置。基本上就跟對待人一樣,怎麼對待自己就怎麼對待它。
這個缸在我幾乎想要放棄時,讓我有了希望。
雖然有很多困難,但我還是想做生態缸和大家分享。
我想,如果可以讓一個有緣人,可以因為一個生態缸體驗到植物的美好,領受到我所經驗過的謙卑學習,那會是一件多麼令我開心的事啊。
而且,照顧植物確實是一件有勞也麼麻煩的事,怎麼樣讓這件事變的更簡單更美好?是我一直在製作生態缸時所思考的。只有生態平衡的生態缸,可以讓人照顧起來完全不費心,希望有更多人能體驗到大自然的神奇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